三方詐騙是哪三方?
第三方詐騙涉及這三方:買家(詐騙)、賣家(受害者A)、第三人(受害者B)

詐騙手法:
詐騙集團會同時扮演「買家」和「賣家」。他們先以買家身份聯繫賣家,要求提供匯款帳號;接著又以賣家身份在各社群或網購平台刊登商品,將剛取得的賣家帳號提供給真正的買家。
等到真正的買家發現根本沒有收到商品時,報案追查匯款帳號,只會找到被利用的受害者 A,而真正的詐騙份子早已帶著商品和款項逃之夭夭。
第三方詐騙不一定是買賣,可能是假求職、假交友、假投資、假借貸等情境,主要目的都是要讓你提供銀行帳戶,進而成為詐騙集團操作的工具。
第三方詐騙對受害者會有哪些影響?

第三方詐騙不只是直接損失錢財,受害者還可能面臨帳戶凍結、法律責任甚至需要向受害人賠償,具體影響包括:
1.財物損失
受害者的帳戶可能被炸團當作「人頭戶」收取詐騙款項,或在交易中被騙取商品或金錢,即使受害者沒有直接支付款項,也可能因帳戶被凍結而造成經濟損失。
2.帳戶被告誡
因為提供帳戶給他人使用,違反《洗錢防制法》被警察機關列為告誡戶,告誡期間,帳戶的金融交易功能部分受到限制,影響日常的生活,只能透過行政訴願解除。
很多人被列為告誡戶,其實都是因為第三方詐騙,雖然沒有詐騙的意圖,但帳戶被他人利用,就是會受到影響。
3.帳戶被凍結變成警示戶
因為帳戶涉及詐欺、洗錢等刑事案件,違反《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被列為警示戶,導致主要帳戶的金融功能完全凍結,其他名下的帳戶也受到影響,必須等到不起訴書下來才可以解除帳戶。
4.向買家賠償
受騙的賣家會把帳戶持有人當成詐騙進行提告,同為受害者的真賣家不僅要配合調查,還可能得賠給受害的買家。
真賣家不只帳戶被拿去當人頭戶,還要幫那些騙子背黑鍋,真的超衰。
第三方詐騙實際案例分析
接下來帶大家看三個真實案例,了解第三方詐騙到底是怎麼操作的,並分析受害者容易踩到的陷阱和防範重點。
日本街頭好心幫台灣人換現金 慘淪「警示帳戶」!

案件背景:
有網友在日本遇到一名台灣人以日幣不足為由,想和網友換取日幣,並用匯款方式還給他,網友不疑有他所以當場就換給對方2萬元日圓,也收到對方的匯款。結果是隔兩周,收到警方電話,發現對方的匯款款項有問題,導致帳戶被列為警示戶。

🔍詐騙手法分析
1.當下匯款,降低網友的警戒
當下匯款,讓網友不會懷疑他有詐騙的可能,但其實目的是為了得到銀行帳戶。
2.把受害者帳戶當作收款中繼,讓警方難以追查
得到對方的銀行帳戶後,讓另一個受害者匯款到這個帳戶,再默默地消失,讓警方無法找到詐騙。
破獲三方詐騙 女誘騙代付及購遊戲點數2人受害

案件背景:
民眾因購物需付人民幣,透過Line群組找代付款的人,將錢匯給暱稱「Sh」的對象,結果隔天人民幣代付付款,還被封鎖,才發現遭詐騙。警方經兩個月追查,鎖定高姓女子,依法搜索後將其查緝到案。

🔍詐騙手法分析
1.冒充假代付
詐騙以賣家的角色接近被害人,在群組或社群自稱可以協助代付或代購。
2.收款後立刻失聯
買家匯款後,對方立刻封鎖或消失,讓人無法確認交易或追回款項。
3.利用第三方帳戶隱藏身分
報警後,從金流找尋詐騙,結果發現帳戶持有者指是被詐騙集團利用的另一個受害者。
小編自身遇到的第三方詐騙
案件背景:
小編以前在一間行銷公司打工(真的就是正當行銷公司,不是詐騙!),我們在幫客戶報價前,通常都會先打電話了解需求。不過那位客戶說自己人在國外,不方便接電話,所以全程都是用訊息聯繫。訊息往來都很正常,他會詢問問題,回答得也很詳細,看起來就是個認真想合作的客戶。
後來對方說要以個人名義簽約,我們照流程請他提供身分證正反影本,他也有提供(但應該不是本人的)。最後合約也順利簽完,而且真的有款項匯進公司帳戶,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
沒想到過了一年,突然接到警局電話,有人報案說之前有人請他匯款到這個帳戶,也就是公司的帳戶,結果發現對方是詐騙集團。警方追查金流,最後找上我們公司,老闆被要求到警局協助辦案。

🔍詐騙手法分析
1.假裝正常客戶
在聯絡的過程中,會主動詢問問題或對我們的問題可以完整的回答,讓我們放下警惕。
2.提供偽造身分證明文件
提供看似完整的身分證影本,但可能是假的,用以完成簽約流程。
3.把款項指向受害公司帳戶
安排第三方將款項匯入公司帳戶,使該帳戶成為金流中繼;後續一旦款項被認定有問題,調查就會先從收款帳戶開始,讓公司被牽連。
這三個案例看下來,其實第三方詐騙的手法都差不多,套路幾乎一樣,但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懂得「抓住人性」。不論是想多賺點錢、出於好心幫忙,還是因為臨時缺錢著急,他們都能用這些心理弱點設局,讓人一步步掉進陷阱。
如何避免第三方詐騙?

第三方詐騙看起來複雜,其實只要記住幾個原則,就能大幅降低踏入對方陷阱的機率。
最關鍵的一點是——不要隨便提供銀行帳戶或個資給陌生人!
- 不要相信天上會掉大餅
如果有人打著「比市價便宜」、「限時優惠」、「名額有限」等超出常理的好處,一定要抱持著懷疑,因為這些都很有可能是詐騙集團的話術。 - 確認款項的來源
當收到任何匯款,請確認匯款的帳戶,如果發現異常要立即報警。 - 不要輕易提供個資、銀行帳戶
無論是網路上還是現實中,都不要輕易的提把個資、銀行帳戶提供給他人,即便是身邊的親朋好友。 - 所有交易與合作都走官方管道
盡量使用蝦皮、PChome 等第三方平台付款,不要私下交易,保障自己的帳戶安全。 - 若懷疑被詐騙,立刻行動!
如果發現是詐騙但已經匯款了先別慌!趕快報警和聯絡銀行,請他們取消這筆交易,避免更多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