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收到銀行通知「帳戶被凍結」,就以為自己成了「警示戶」。
實際上這兩者並不是同一回事。
「凍結」只是結果,「警示」才是司法行動的名稱。
搞清楚差別,不只關乎能不能用帳戶,更牽動你之後能不能貸款、開戶、甚至影響信用分數。
這篇文章就帶你一次看懂:凍結帳戶跟警示戶的真正差別、法律依據、解除方法與後續影響。
為什麼帳戶會被凍結?先搞懂銀行與司法的差別

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帳戶「用不了」就是被列為警示戶,但其實「凍結」有兩種可能:
- 銀行端臨時凍結:
- 通常是銀行系統偵測到異常行為,比如短時間內大量轉帳、海外登入、或疑似詐騙金流。這類凍結多為「暫時性」,銀行確認身份後即可恢復。
- 通常是銀行系統偵測到異常行為,比如短時間內大量轉帳、海外登入、或疑似詐騙金流。這類凍結多為「暫時性」,銀行確認身份後即可恢復。
- 司法通報警示凍結:
- 這種情況則屬《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3條第1項的「警示帳戶」。
- 是由法院、檢察署或警方在偵辦刑事案件時,主動通報銀行凍結帳戶,用以防止資金被轉移。

簡單說:
- 銀行凍結 → 預防性、暫時性。
- 司法警示 → 涉案性、強制性。
若你被通知帳戶遭「司法通報」,那已屬警示帳戶,必須經通報單位解除,銀行無法自行開放。
警示帳戶 VS 衍生管制帳戶的定義與差別

兩者最大差異在於:
- 警示帳戶=全面凍結。
- 衍生管制帳戶=部分限制。
警示帳戶(Watch-listed Account)是什麼?
依《管理辦法》第3條第1項:
「警示帳戶」指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為偵辦刑事案件需要,通報銀行將存款帳戶列為警示者。
也就是說,只要檢警懷疑該帳戶涉及詐騙、洗錢或非法金流,就能通知銀行暫時全面凍結。
- 凍結範圍包括:
- 提款、轉帳、網銀、電子支付全數停用。
- 匯入款項會自動退回。
- 銀行不得依客戶要求動支資金。
也就是說,帳戶被凍結後,即使帳戶裡有錢,銀行也不能讓你領出、轉帳、支付或任何形式地動用。
這類帳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不法金流擴散」,在案件尚未釐清前會全面凍結。
衍生管制帳戶(Extended Control Account)又是什麼?
根據同條第2項:
「衍生管制帳戶」指警示帳戶之開戶人所開立之其他存款帳戶,包括依第十三條第二項第五款但書規定所開立之帳戶。」
>>>換句話說,只要你名下有被列為警示戶的帳戶,其餘帳戶也會被「連帶限制」。截圖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 衍生管制帳戶的限制:
- 網銀、ATM、電子支付功能會暫停。
- 但仍可臨櫃辦理存提款。
- 匯入交易通常不會退回,但需經人工審核。
這制度的用意是防止犯罪者「換帳戶繼續詐騙」,屬於延伸性管制。
簡單說,警示戶是主帳戶,衍生管制帳戶則是「同一持有人名下的其他帳戶」。
帳戶被凍結怎麼查?

若你突然發現帳戶無法轉帳、提款或收款,可依以下步驟確認:
- 先問銀行櫃台:詢問是否為系統凍結或司法通報。若為後者,銀行會給出「司法單位通報函」或相關代碼。
- 查詢聯徵報告:至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可查看是否被列為警示戶。
- 確認案件來源:若為警示帳戶,應聯絡通知書上所載的「通報機關」—通常為警方或檢察署偵查隊。
- 保存證據文件:匯款紀錄、對話紀錄、出貨證明等,都可能成為解除警示的重要證明。
警示帳戶多久會解除?
根據《管理辦法》第9條第1項規定:
「警示帳戶之警示期限自通報時起算,逾二年自動失其效力。但有繼續警示之必要者,原通報機關應於期限屆滿前再行通報之,通報延長以一次及一年為限。」
圖片擷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也就是說:
- 一般警示帳戶的期限為 2年。
- 若案件尚未結束,司法機關可再延長 1年。
- 期滿後若未再通報,銀行即可自動解除凍結。
但這並不代表你必須「等滿兩年」,若案件已結案或誤列,你可以主動提出解除申請:
- 解除方式:
- 提供不起訴書、緩起訴書、法院判決書等證明案件終結文件。
- 申請表格可至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下載「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
- 將相關資料送至當地警察局偵查隊審核。
實務上,若能證明為商業糾紛(如匯款爭議),並附上完整對話與出貨紀錄,也可能提前解除。
帳戶被凍結會影響貸款嗎?
老實說,會。
但這不代表你就徹底借不到錢——重點在於「從哪裡借」和「怎麼借」。
1.銀行貸款會卡關,原因其實很單純
若你的帳戶被列為警示戶或衍生管制戶,銀行在查聯徵時會立刻看到異常註記。
對金融機構來說,這是一種「高風險警訊」,無論你是否真的涉案,銀行多半會先拒貸或暫緩審核。
換句話說,被警示後的帳戶,短時間內想透過銀行申貸——幾乎不可能。
因為銀行的審核邏輯是「先排除風險、再看信用」。
2.民間融資仍可審核,但重點在「資金流」
被凍結帳戶後,很多人會擔心:「那我是不是一毛錢都調不出來?」
其實不是。
民間融資公司(像現貸人)不查聯徵,但會看你能否提供足夠的收入與身分證明。
- 舉例來說:
- 你可以用在職證明、勞保資料、薪資單取代銀行流水;
- 若主帳戶被凍結,可用家人共同帳戶或臨時薪轉帳戶收款;
- 只要能證明你「仍有穩定收入來源」,就有機會通過審核。
這也是民間融資和銀行最大的不同——銀行看的是「信用紀錄」,融資公司看的是「真實還款能力」。

3.法規上仍允許例外開立帳戶
別以為帳戶被警示後什麼都不能做。
如果你只是被誤列、正在申請解除警示,又剛好急需現金週轉,仍有替代方案可考,
根據《管理辦法》第 13 條第 2 項第 5 款但書,仍有三種情況可以例外開立新帳戶:
- 為就業薪資轉帳用途,提出在職證明或公司證明文件;
- 為銀行貸款撥款用途;
- 其他法律允許的特殊情況。

換句話說,就算帳戶被列警示,只要能證明這筆帳戶是合法、必要用途,仍可透過法規開立新的薪轉帳戶,確保生活與收入不中斷。
| 條件 | 能否開新帳戶 | 限制用途 |
|---|---|---|
| 領薪水需要 | ✅ 可以 | 僅限薪轉使用 |
| 貸款撥款需要 | ✅ 可以 | 僅限接收撥款 |
| 法律特別規定 | ✅ 可以 | 視情況而定 |
| 其他一般用途 | ❌ 不可 | 全面禁止 |
4.實務建議:先穩定金流,再談借貸
如果你的帳戶被凍結,不妨先做這幾件事:
- 向銀行或通報機關確認原因,並保存所有文件。
- 若只是延伸凍結(衍生管制帳戶),可先臨櫃辦理提款,避免資金斷鏈。
- 開立新的薪轉帳戶(需提供在職證明),讓收入管道不受影響。
- 準備好薪資單、勞保或稅單等證明,再向合法融資公司申貸。
| 項目 | 銀行貸款 | 民間融資(現貸人) |
|---|---|---|
| 聯徵查詢 | 會查 | 不查 |
| 警示戶影響 | 幾乎拒貸 | 仍可申請,視金流審核 |
| 審核重點 | 信用紀錄、警示狀態 | 收入來源、工作穩定度 |
| 可否開戶 | 受限,依法規特殊條件例外 | 不影響申請資格 |
⚠️帳戶被凍結確實會影響你的資金調度,但並不代表你被全面封鎖。
只要有正當收入證明、維持金流穩定,仍可透過像「現貸人」這類合法融資管道,在不查聯徵的前提下,爭取到週轉空間。
說白了,帳戶被凍結只是行政性暫停,真正決定能不能借到錢的,是「你有沒有穩定的現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