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下的「閒置帳戶」全解析:定義、風險與資金效率你該知道的事

目錄
現貸人:重整貸方案

什麼是閒置帳戶?與靜止戶、久未往來帳戶有什麼不同?

你可能聽過「閒置帳戶」這個詞,但它其實不是什麼正式的法律名詞。比較像是一種大家口語上說的「很久沒用的帳戶」。

不過要搞清楚一點,它不等於過去的『靜止戶』,也不等於現在銀行口中的『久未往來帳戶』。

怎麼說呢?

靜止戶」這制度早在 2013 年就被金管會取消了,當時是針對那種餘額太低、超過幾年沒動的帳戶,會先限制 ATM 或網銀操作,不會直接關帳戶,更不會沒收你的錢。金管會還特別說過,靜止不等於失效,你想領還是可以領。

但現在銀行實際在做的,是管理「久未往來帳戶」。也就是說,只要你帳戶裡半年至一年內沒任何動作,哪怕還有錢,都可能被調降轉帳額度、停用 ATM 功能,或是登入網銀直接跳出提示。

這是因為現在詐騙盛行,銀行要防人頭帳戶,才會這樣提早預警,而不是你帳戶違規或被通報。

所以,簡單整理一下三個名詞的差別:

  • 閒置帳戶:坊間講法,沒正式定義。
  • 靜止戶:以前的制度,現在沒在用了。
  • 久未往來帳戶:銀行現在實際在管的分類,會限制功能但不會凍結帳戶。

說穿了,這些名字不重要,重點是你帳戶如果放太久沒動,就有可能哪天突然不能轉帳、提款,還得跑一趟臨櫃才搞得定。

分類名稱是否為正式用語定義與來源描述現行狀態是否影響帳戶功能資金是否會被沒收
閒置帳戶否(民間俗稱)指帳戶長期未使用、無交易紀錄,常用來泛指久未動用的帳戶持續使用中可能被銀行主動通知管理
靜止戶是(舊制度)舊制度分類,指帳戶長期無交易且餘額低於門檻,會暫停部分自動化交易功能已取消(由金管會廢止)是(但可恢復)
久未往來帳戶是(實務用語)各銀行根據內規定義(如半年或一年無交易),會限制網銀、ATM、轉帳等功能銀行仍持續使用是(部分電子功能受限)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案要求各金融機構 3 個月內主動全面無條件解凍靜止戶
圖片擷取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 4 條第 (七)項:「存款帳戶久未往來,突有異常交易者」。
圖片擷取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銀行為什麼要限制閒置帳戶?

銀行這麼做的理由其實不難理解。

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人頭帳戶與詐騙風險
近年來詐騙猖獗,金管會要求銀行加強金流控管。那些長期沒人使用的帳戶,反而最容易被盜用或變賣給詐團,成為洗錢、詐騙金流的「跳板」。
與其事後亡羊補牢,銀行多半會提前鎖定異常帳戶,預防你在不知情下被捲入刑案。

另一方面,維護成本也是考量之一。
銀行其實沒你想的那麼無感,一個帳戶開立後,就會產生成本:資料維護、資安監控、系統更新…等全都要錢。當戶頭長期沒動靜、沒人用,銀行自然會考慮清理資源、管控風險。像 2024 年底起,台中銀、兆豐、合庫等多家銀行就陸續調整規定,只要帳戶超過半年未使用,部分轉帳、數位功能就可能被限制。

這些新規不見得是針對你個人,而是基於風控與制度自保的機制。若不想被波及,建議每 3~6 個月至少交易一次或登入帳戶。

全面打擊詐騙 銀行業強化管制久未往來帳戶
圖片擷取自:CNA中央通訊社

久未往來帳戶怎麼判定?每家銀行不一樣!

  • 目前「久未往來帳戶」的判定標準由各家銀行自行制定,並無統一明文定義。以下為幾家主要銀行的實務作法(截至 2025 年):
銀行久未往來帳戶判定條件限制內容
台灣銀行半年無交易+餘額低於門檻停止網銀、ATM 轉帳功能
台中銀行未公告明確時間,帳戶無網銀登入紀錄所有網銀轉帳額度歸零
凱基銀行一年無交易+餘額低於起息標準(如1萬元)限制電子轉帳與自動化設備交易功能
合作金庫餘額低於1,000元且無交易紀錄限制轉帳額度、甚至終止網銀、結清帳戶
兆豐銀行涉詐帳戶+餘額低於1,000元可直接關閉帳戶、終止契約

重點是,不同銀行有不同標準,但都傾向針對長期無動作或餘額過低的帳戶,進行轉帳功能限制,甚至終止帳戶。

閒置帳戶會被強制關閉嗎?

這大概是最多人誤會的問題。

先說結論:帳戶沒動雖然可能被限制功能,但通常不會被直接「強制關閉」或「沒收存款」。

根據《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4條第七款,銀行確實可以針對「久未往來帳戶」進行控管,但法規沒有規定一定要關閉帳戶。過去金管會也強調,就算被列為靜止戶(這項分類現在已廢止),帳戶裡的錢也不會被充公,持有人照流程還是能領回。

只是實務上,各家銀行的做法不太一樣:

有的會在帳戶太久沒動、金額太低時先發通知提醒;但也有的可能沒通知就直接停用你的數位功能,像是網銀轉帳、提款功能。甚至,若條款寫得明確,也可能直接終止帳戶。

所以最該注意的,不是「會不會被關戶」,而是你跟銀行當初簽署的帳戶條款裡,有沒有提到哪些情況下帳戶會被「視為不活躍」;像是多久沒登入、多久沒交易、餘額低於多少等等。

另外要知道的是,有些銀行會自動結清閒置帳戶──不是把錢清走,而是暫時凍結起來,等你主動申請才能領回

說白一點,銀行不是要處罰你,只是系統與風控的自動調整。

所以,定期登入帳戶、偶爾動一下金流,不只是避免麻煩,更是保住資金的主導權。

銀行防詐新制!久未往來帳戶2狀況將註銷
來源取自:NOWnews今日新聞

帳戶久沒用被歸零?哪些功能會受限?恢復辦法一次看!

很多人以為帳戶只是擺著沒用,哪知道一登進網銀就看到「轉帳額度歸零」、「功能停用」、「金融卡提款失敗」,心想是不是帳戶被凍結了?

但說清楚一點,其實多數情況只是被銀行歸類為「久未往來帳戶」,並非真正凍結帳戶或列為警示帳戶。這類帳戶主要是因為長期未登入、未交易,銀行為了防詐與安全考量,會先暫時把一些功能給鎖住。

  • 常見限制包括:
    • 網銀、行動銀行額度被歸零(不能轉帳)
    • ATM 提款或轉帳功能受限(部分甚至領不了)
    • 電子支付暫停使用(如 LINE Pay 綁定失敗)
    • 金融卡每日提款上限下修(如凱基降至 1 萬元)

這些限制雖然看起來麻煩,但實際上只要帳戶不是被列為警示戶或涉案凍結戶,幾乎都能親自跑一趟銀行就解決。

以下是整理過的恢復辦法與對應原因:

帳戶狀況會出現的限制怎麼恢復?
久未往來帳戶(半年~一年未交易或登入)網銀額度歸零、ATM 轉帳受限、電子支付停用攜帶身份證、第二證件(健保卡或駕照)、原留印鑑,親自前往任一分行辦理恢復交易功能
被列為警示帳戶(如涉詐、遭檢警通報)所有交易功能凍結,包括提款、收款、轉帳依照司法單位指示申請解除凍結,銀行不得自行處理
帳戶餘額歸零、帳戶長期未動用ATM 有可能無法提款,帳戶可能失效有些銀行會先暫停功能,或通知結清,戶主須補足餘額或重新簽署帳戶使用同意書
合庫、兆豐等銀行自動關戶(符合條件)帳戶結清、契約終止須依照新開戶流程,重新辦理開戶與驗證程序

⚠️小提醒:像兆豐、合庫這類銀行,若帳戶長期低於千元、又無入薪紀錄,可能會「自動關閉帳戶」而非僅限功能,這點要特別注意。

閒置帳戶會影響貸款嗎?

通常不會直接影響,但有些細節得注意。

先說清楚,如果你只是某個帳戶很久沒用、沒交易,銀行不會因此就拒絕你的貸款申請,也不會通報聯徵或列入負面紀錄。

但實務上,有兩種狀況比較容易出問題:

  1. 帳戶功能被限制,無法提供必要資料:
    • 很多信貸、房貸或個人貸款都要求提供「近 3~6 個月的薪轉紀錄」。如果你原本用來收薪的帳戶因為太久沒動,被銀行限制轉帳或關閉網銀功能,會影響你出具證明的能力。
    • 換句話說,帳戶沒壞,但你用不了,就會變得很麻煩。
       
  2. 被列為高風險戶,影響銀行授信意願:
    • 雖然「久未往來帳戶」本身不會影響信用,也不會出現在聯徵報告裡,但若同時牽涉司法凍結或被列為警示帳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這類帳戶會被標記為「特殊狀態」,銀行在授信時自然會提高警覺。

但別太擔心,就算你遇上這類狀況,也不代表完全借不到錢。像【現貸人】這種合法的民間融資機構,不看聯徵、不限帳戶狀態,還是有機會申貸成功。

⚠️ 小提醒:若你打算申辦貸款,建議提前確認帳戶是否正常,必要時可重新啟用舊帳戶或申請新帳戶使用。

了解現貸人專案免收費諮詢

怎麼避免帳戶變成久未往來戶?

帳戶會被歸類為「久未往來戶」,通常是因為:

  • 長時間沒有存提款或轉帳紀錄
  • 沒有登入網銀或使用 ATM
  • 餘額低於銀行規定(但這不是唯一判準)

想要避免帳戶被限權或歸零?可以這樣做:

方法頻率建議
每季進行一次小額轉帳或存提款每 3~6 個月一次
定期登入網銀或行動銀行建議每月 1~2 次登入
留意帳戶餘額不要歸零(建議保留至少數十元,避免被銀行視為無效帳戶)無固定門檻,但保有餘額為佳
整併或關閉不常用的帳戶減少管理負擔或錯過通知的風險
主動聯繫銀行查詢帳戶狀態尤其針對長期沒使用的戶頭

讓帳戶繼續「活」著,才能守住資金效率

別小看那些放著不用的帳戶──它們其實是風險來源。

有些帳戶因為長期沒有操作紀錄,反而容易被銀行限制功能,甚至被誤判為可疑帳戶,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好用跳板」。尤其現在防詐趨嚴,銀行不會等你出事才提醒,多半是直接「動手」。

與其讓帳戶靜靜躺著,不如主動登入、偶爾轉個小額金額,讓系統知道:這個帳戶還在用。

說實話,帳戶不是越多越好。
當你的錢散落在五六個戶頭,不僅利息被攤薄,要用錢時還得一個個查,反而降低了效率。

比起帳戶「數量」,更重要的是「用途清楚、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