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信用合作社!跟銀行差異在哪?入股分紅分多少?有信用卡嗎?

目錄

信用合作社是什麼?跟銀行不一樣嗎?

信用合作社跟銀行不一樣,是屬於地域性的基層金融機構,主打的是互助合作,提供的服務也只有兩項:存款與放款。

也就是說,它不像一般銀行那樣有複雜的金融商品,而是回到最根本的功能:「存錢」與「提供資金週轉」。


信用合作社的制度是來自德國,以「全體社員共同持有投票權與決策權」為中心思想,就像是一個小型的民主社會。

項目信用合作社商業銀行
組織核心理事會股東會、董事會
決策方式一人一票(不看股數)股權多寡會決定投票話語權
經營控制權員工與社員共同參與資本家掌握主導權
核心價值公平、共治、社群參與資本導向、利潤最大化

加入合作社成為「社員」後,還能享有包括年度分紅、代表大會參與權、投票權、紀念品、以及子女獎學金……等等福利,像這些就是一般銀行客戶不會具備的身份與待遇。

如果說銀行是講求資本,信用合作社就是重在「合作」。儘管不如銀行大型,但更在地化、更民主,也更貼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為什麼信用合作社不改制成銀行?

許多信用合作社大多數選擇不改制,背後原因主要是因為制度不同、權力結構不同、核心價值不同。

根據《信用合作社法》,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員組成的金融機構,採取理事會制度,也就是由大家一起決定方向,每位社員都是「一人一票」,不論持股有多少,每個人的決策權都是平等的。

這樣的理事會制度既保障了經營權的穩定,也可以讓信用合作社更容易維持信任與在地經營。

如果改制成銀行,信用合作社就必須轉成公司,變成改適用《銀行法》,經營權就得依股權比例重新分配,失去了原本的平等投票權。

對於早期入社、長期掌權的社員而言,這代表原本有的主導權流失,也可能會讓原本以「大家一起共治」為核心價值的信用合作社,變得更像一般資本主義為導的商業銀行。

因此除非被強制要求,否則多數信用合作社還是寧可維持現有制度,也不願意進行改制。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信用合作社受到地域限制,不像商業銀行可以在全台設點、規模龐大,但是信用合作社還是選擇走出另一條道路的原因。

入股信用合作社成為社員有什麼好處?「入股」與「分紅」機制

在信用合作社開戶,不代表就會是「社員」。

如果想要成為社員,就必須入股,但入股的條件很簡單,通常只需繳納一筆不高的入社費用或股金(例如新台幣一萬元),就可以取得社員資格。

信用合作社入股有什麼好處?

  1. 參與年度分紅
    社員可依照信用合作社的盈餘按比例分紅。

    依合作社經營績效不同,年分紅率約落在 5%~10%,其中績優合作社甚至能達到 10 %,高於一般定存利率。
     
  2. 出席社員代表大會
    每年可參與社員代表大會(類似股東會、董事會),對重大決策有發言與表決權。
     
  3. 擁有投票權
    可參與理事會選舉,實際影響經營方向。「一人一票」的制度可以保障每位社員的平等參與,不會因為持股多或少而影響到發言權。
     
  4. 領取專屬紀念品
    多數信用合作社會在年度大會發放實用的紀念品,像是生活用品、禮盒等。
     
  5. 享有特殊福利
    員工子女若就讀國高中,部分信用合作社會提供獎學金制度,鼓勵社員的子女學業表現。
高雄三信獎學金公告
高雄三信就有獎學金|高雄三信

信用合作社的入股限制有哪些?誰可以入股?

雖然成為信用合作社的社員有不少好處,但入股制度也有一些明確規範,主要是為了確保信用合作社可以維持公平,避免被特別有錢的人直接壟斷,失去公平投票的話語權。

入股資格

一般民眾即可申請,無需特定背景或財力證明。

多數信用合作社會優先鼓勵當地居民或原有客戶加入,這樣才能維持地緣關係、加深社區連結。

在入社時通常需填寫申請書、繳納股金,並經理事會審核通過。

入股金額限制

多數信用合作社會設定「單人最高入股金額上限」,常見每人最多入股新台幣 1 萬元。

也有信用合作社會改以「股數 x 面額」計算(例如每股 100 元,最多可持 100 股)。

這項限制的用意在於避免出現「一人獨大」的股權結構,確保經營權分散,才不會變成都是最大股東說了算的一言堂。

信用合作社真的可以「分股分紅」嗎?分多少?

信用合作社可以分股、分紅,這是信用合作社制度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社員共享盈餘。

  • 分股
    社員持有的入社股金,是成為社員的基本門檻。
     
  • 分紅(股息+交易分配金)
    股息是指合作社每年營運獲利後,依照社員所持股數進行盈餘分配,就像企業發股利一樣。

    交易分配金則是指跟信用合作社交易越多次,就能拿到越多紅利回饋。

實際金額會依信用合作社的年度獲利而定,這是為了確保信用合作社的盈餘能更多地用在回饋社員身上,並且針對使用次數做回饋調整,而非單純回饋固定金額。

普遍來說,年分紅率為 5%~7%,績效佳的信用合作社甚至可達 8%~10%(通常不超過年息 10 %)。

假設入股新台幣 10,000 元,每年可能可分得的股息:

普通合作社:500~700 元

績優合作社:800~1,000 元(甚至更多)

這類分紅屬於現金紅利,直接發放到帳戶或現領,等同於存錢之外還可以每年多一筆額外的收益,讓大家更有動力存錢或進行交易。

信用合作社有信用卡或信貸可以申辦嗎?

信用合作社有發行信用卡嗎?

信用合作社有信用卡,但不是透過信用合作社自己發卡,而是與銀行聯名合作。

由於信用合作社的資本規模與法規限制,大多無法像普通銀行一樣直接發行信用卡。

但是現代人很習慣使用信用卡,做為信用合作社怎麼可以不考慮消費習慣呢?為了提供會員更多元、更方便的服務,多數合作社會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這是一種主要由合作銀行發卡、合作社掛名或共同推廣的信用卡。

雖然卡面上會印有信用合作社名稱,但實際的發卡、授信審核、帳務處理與風險控管,都是由合作銀行負責。

第三信用合作社與合作金庫聯名卡
第三信用合作社與合作金庫聯名卡|合作金庫

繳費、帳單查詢等功能仍透過發卡銀行處理,信用合作社本身不負風險責任

信用合作社常見的貸款方案有哪些?有比較優惠嗎?

信用合作社的主要業務之一就是放款,也就是提供貸款服務。

雖然沒有商業銀行那麼多種貸款項目,但在某些情況下,講究友善互助的信用合作社反而更彈性,特別適合無法從銀行順利核貸的族群。

常見信用合作社貸款方案種類如下:

  1. 個人信貸
    • 適合有穩定收入但信用紀錄不足、薪轉證明不完整的族群,例如信用小白。
    • 申請門檻相對銀行低,審核貸款的時候也比較有人情味。
       
  2. 不動產抵押貸款
    • 這是信用合作社的主力產品之一,利率會根據抵押品還有條件做調整。
    • 客群通常是中小企業老闆、不動產投資人、自營工作者等。
       
  3. 中小企業貸款
    • 針對公司行號、微型企業、個人工作室提供資金週轉。
    • 信用合作社會比銀行更願意支持規模小、財報不完整的在地中小企業。
       
  4. 農漁業貸款(部分合作社適用)
    • 地方型信用合作社若與農會、漁會或特定產業合作,也會有特定的補貼或專案貸款。
       
  5. 其他專案貸款
    • 包含汽機車貸、裝潢貸款、教育金貸款……等等,會依信用合作社的規模與策略而定。

 

相較銀行,信用合作社的年利率未必比較低,但條件更彈性、過件率更高,對還款能力的要求比較小。

尤其對以下族群來說,比起銀行,信用合作社會是更容易取得資金的選擇:

  • 無薪轉、無財力證明者
     
  • 有土地但未上市抵押者
     
  • 信用正常,但短期內急需資金周轉者

跟銀行只看錢、看號碼牌不一樣,信用合作社的規模比較小,與社員或客戶之間比較容易有更良善的互動關係,更在地化的信用合作社,行員甚至可以看臉就叫得出熟客的名字,對信用合作社而言,貸款過程不只是一種金融交易的制度,而是講求信任與熟悉度的互助合作。

成為信用合作社的員工有什麼好處?

大學生剛畢業後就會面臨要往銀行還是信用合作社發展的問題,那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相較於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的職場環境通常被形容為穩定、溫和、壓力相對較低。

雖然起薪略低於銀行體系,但整體的福利、生活品質、職場壓力,在業界中其實很具吸引力,尤其適合重視工作穩定性與人際關係氛圍的現代人。

Dcard 上也有一些人建議可以先考進銀行,之後再轉到信用合作社。因為有銀行的鋪墊與對比,在信用合作社會覺得工作起來更幸福。

DCARD經驗分享
金融業前輩的刻骨談|Dcard

好處一、薪資與獎金制度

起薪略低:新進櫃員月薪約 31,000 元起,依據各社而定,雖然開場比銀行低,但也是不錯的薪資。

獎金制度採「大鍋炒」:獎金多以整個分社的績效為基礎,依全年表現發放固定月數,人人平等、上下同領,不是全員個人拼業績制,對菜鳥來說也可以分杯羹。

獎金上限不低:若所在分社績效突出,全年獎金達 6~8 個月並不罕見,整體年收入可媲美銀行行員。

好處二、工作內容穩定且有制度

剛進去的員工起初是從櫃員做起,負責開戶、定存、繳費、發票申請……等,因為壓力比較寬裕,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習慣流程、調適步驟,前輩也會比較熱心幫忙。

升遷管道明確:表現良好者有機會轉任放款人員、業務支援、會計或管理職……等。

業績壓力較小:如一年只要幫忙辦理 6 張信用卡、保險業績約 20 萬元……等等,即使未達標也不會強制懲罰,最多就是影響考績分數。

人情味重、氣氛友善

高齡客戶多、同仁年資長:與人互動溫和,熟客經營為主,適合擅長溝通與建立信任的人。

與主管關係影響大:主管偏好、做事風格影響考績與升遷,因此「會做人」往往比「會做事」更重要。但對部份不擅長交際的人來說,反而可能會讓人提心吊膽,得罪主管的壓力會很大。

工作人際壓力低:不像銀行每天接待大量來客、要強推業績、盯死 KPI ,信用合作社來客穩定、有充裕的時間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

總結來說,成為信用合作社的員工有好有壞,不像銀行是追求高薪、高壓的菁英競賽,而是一份更穩定、可長久發展、重人情關係與團隊氛圍的工作選擇。

對重視生活平衡、喜歡與人建立長期關係的人來說,確實是一份「壓力小、收穫穩」的好工作。

新鮮人畢業該選銀行還是信用合作社?

新鮮人畢業要選銀行或信用合作社,其實是很看個人的職涯規劃跟性格。

如果你喜歡快節奏、高獎金,壓力高也沒關係,可以選擇銀行;

如果你不喜歡壓力,覺得少賺點錢也沒關係,或是喜歡跟人維持良好關係、懂得跟長輩來回,可以選擇信用合作社。

比較項目信用合作社商業銀行
起薪約 31,000 起(依地區略有不同)通常較高,約 35,000~38,000 起
獎金制度大鍋炒(整個分社共領)
獎金高者可達 6~8 個月
個人業績導向,獎金浮動大
業績壓力業績目標較低,未達標也不會被懲處全員行銷強烈,未達標常有壓力
客群類型在地客戶、年長族群居多,互動溫和各類客群皆有,變動快速
工作內容櫃台、放款、代收繳費、與社區連結性高產品多元,跨部門合作頻繁
升遷機會穩定、看資歷與關係看能力與業績成績為主
學習成長穩紮穩打,制度較傳統發展快速,壓力中學習曲線高
工作氛圍溫和、講求人情味節奏快、競爭性高
工作時間偶有延時,但相對穩定加班頻率較高
流動率低,員工多待十年以上較高,轉職與內部輪調頻繁

信用合作社FAQ

沒有入社也可以在信用合作社開戶嗎?

可以。非社員也能開戶、存款、辦理大部分業務。

不過若想參與分紅、投票、領紀念品等權益,需要辦理入社手續、繳錢錢。

 

在信用合作社入股後的股金可以隨時領回嗎?

不行。信用合作社股金視為長期參與社務的象徵,如果要退股,必須要根據社章規定申請退出,流程通常較定存提領複雜,還是建議以長期持有為主。

 

信用合作社的分紅金額有底標保障嗎?

沒有保障金額,因為分紅金額是根據每年營運餘額,還有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而定,不是一筆固定利息。

但多數合作社經營穩健,分紅率普遍維持在 5 %~10 %。

 

信用合作社會提供網銀 APP 嗎?

部分有。視信用合作社規模與數位化進度而定,目前大型信用合作社會提供基本的網銀服務,但是功能可能不如商業銀行完整或介面精美。

 

信用合作社會查聯徵記錄嗎?有信用瑕疵可以貸款嗎?

會查聯徵。雖然信用合作社審核標準比銀行彈性,但仍需依法查詢聯徵紀錄。

若有重大信用瑕疵或信用風險,還是可能被拒絕貸款,只能去找合法的民間借款業者,記得要挑選合法的民間借貸,保持對詐騙的警戒

不過對於無薪轉證明或是財力資料不齊的人來說,信用合作社的接受度通常比銀行來得高。

 

 

了解信貸免收費諮詢